底圖是地圖應用的基本,主要是在視覺化時用上,也是使用者對於地圖應用的第一次接觸
底圖的選擇既會影響使用者第一印象,也會影像後續開發的過程。
在「30天打造WebGIS系列」有介紹WMTS
這個OGC資料標準
(取自QGIS)
一般來說,地圖底圖多採用WMTS標準
不同的地圖框架都可以接受WMTS的底圖格式(或是內建幾個基本圖,寫死在裡面)
除了線上版的WMTS,若有離線地圖的需求,則可以使用Mapbox開源的MBTiles,如範例
值得注意的事,除了傳統網格式(圖片式)圖磚,向量圖磚(vector tile)已經逐漸變成必要的產品
使用向量圖磚,讓底圖客製化更加有彈性
向量圖磚的標準目前主要是由Mapbox開源的標準為主,標準定義了幾個重點,目標是讓存取更有效率,如
在建立地圖應用時,大多數情況應該不太會想自己建立底圖,因為那太貴了...
我們通常會採用現有的資源,選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會更加順利。
大多數的時候,其實選擇底圖時我們沒有想太多
因為可能就是選Google Map :)
除了以方便為主外,大致上考慮的點可能包含:
比較有名的改變是在Google Map 開始收費了這項消息的出現
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商業推廣或是開源方案的討論
坐標系統
的考量其實應該說成對於資料間坐標轉換
精度的容忍度
在30天打造我的webGIS系列提到了坐標系統,不同的坐標系統或投影是可以轉換的
然而轉換需要成本,每一次轉換就是精度的流失
在圖磚選擇上,如果選擇Google
(圖磚是EPSG:3857,資料是EPSG:4326)時
若你的資料是TWD97(EPSG:3826)就會有轉換成本:誤差
實際用Proj4測試發現,若A點從EPSG:3826轉EPSG:4326,在轉回EPSG:3826
如此一次性的坐標轉換,誤差大約為公尺等級(大多數應用還好)
資料一致性
,在Day01中我們有提到,地圖應用中會希望資料越準越好
其實有一點沒講到的是一致性
的問題
這問題是發生在不同資料間交互套疊時,若產製來源不一致可能會發生
某監測站應在路網的橋樑上但卻顯示在水裡
或是某門牌資料竟然顯示在馬路正中間
有些時候,由於製圖成本與方法的取捨,產製精度可能會造成這種誤差
但若在一致的基準中,這些結果就比較不會造成此現象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Goolge POI就用Google Map,用TomTom就全用
換句話說,若要混用就要做好處理。
系統可用性
在幾個科技巨擘提供的服務應都不會有問題,但若選擇一些較冷門或是自建系統
圖磚系統就是API,要考量可用性。
維護頻率
呼應到Day01中所提到的Real Time,例如TomTom 目前的圖可提供每週或近乎即時的更新
相較於傳統地圖服務是每季或半年的更新頻率,如有報錯與更新地圖需求,應加以考慮此項因素
美觀
就很見仁見智了,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地圖都有提供Styler的服務,幾乎都可以自行調整
費用與授權
,Google Map收費的新聞引起了這個題目的討論,其實地圖資料的運營是需要成本的
Google API也僅是降低了收費門檻,讓使用者好像更容易付錢或是綁信用卡
若您的應用原本就高流量,本來就會有費用的產生
而資料授權的部分,應注意授權條款,不要誤踩地雷爆量使用或違規使用(很常看到偷資料,不論Google或OpenStreetMap)
在選擇時,可注意收費限制與資料授權之限制,避免風險。